網購二手車糾紛頻發(fā) 信息不對稱是導火索
去年年底,有消費者通過二手車電商平臺購買了一輛奧迪A6L。半年后,消費者發(fā)現其車燈和機艙蓋此前有過重新更換 的痕跡。于是,該消費者與二手車電商平臺就這輛車是否真是此前平臺所宣傳的“無事故車”發(fā)生了爭執(zhí)。消費者認為,汽車發(fā)生過碰撞,出過事故就是事故車。但 該二手車電商平臺方面則表示,這輛車的確發(fā)生過前后車夾擊的追尾碰撞事故,但更換的是車前燈而非機艙蓋,關鍵是事故中車的主體結構沒有損壞,因此在行業(yè)內 不屬于“事故車”。
隨著二手車電商平臺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其消費糾紛也愈發(fā)頻繁發(fā)生。上述事件雖然最終以雙方和解告終,但“事故車判定標準”仍是二手車市場普遍存在的爭議焦點。
出過事故的車就是事故車?
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年正式發(fā)布的《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guī)范》,提到“判別事故車”時稱,按照規(guī)定需檢查 車身左右邊車架支柱、縱梁和減震器懸掛等項內容,判別車輛是否發(fā)生過碰撞、火燒,確定車體結構是完好無損或者有事故痕跡。但在采訪中,消費者普遍反映,一 般都會把出過事故的車認為是事故車,并表示對二手車事故車的國家標準不太了解。這樣一來,對事故車的判別在實踐過程中就存在較大的爭議空間。
就此,有專業(yè)人士指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消費者享有知情權,經營者在消費者選購商品時負有告知義務。專業(yè)人士建議,在簽訂合同時需要對涉及交易車輛的特殊內容如“是否屬于事故車”以及“什么是事故車”等進行明確,以保證在發(fā)生糾紛時消費者的正當權益能夠得到保障。
二手車市場信息不對稱
我國已經連續(xù)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和銷售市場,而在這其中,新車的銷售仍然在車輛銷售中占絕大部分,二 手車市場雖然增長迅速,但比例仍然較低。而在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的汽車市場,二手車銷售占到了汽車銷售總量的大部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表示,由于誠 信問題所帶來的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等是困擾消費者的主要問題,這也使整個二手車行業(yè)蒙上了一層陰影。二手車輛的來源問題、維護保養(yǎng)信息、產權轉移信息、車主 信息等難以確保真實統一,這嚴重挫傷了消費者的購買信心。
因此,有專家建議,當信息不對稱導致二手車的“市場之手”失靈的時候,通過政府進行干預,可以保證市場基本條件的穩(wěn)定,消除市場發(fā)展道路上的障礙,還可以建立信息化的信用體系,依靠法律、行政等手段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
車電商交易有新模式
近年來二手車電商以交易公開透明、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為宣傳點,推動二手車市場快速發(fā)展。那么,這樣的模式是否就能夠確保消費者利益了呢?
區(qū)別于傳統二手車交易流程——先收購二手車檢修再統一出售,新模式下二手車電商平臺出現了一種以“人人車”、 “好車無憂”為代表的虛擬寄存模式,即免費提供上門檢測車況服務,驗車合格后再將信息掛至網站平臺。消費者會在平臺銷售人員的陪同下與賣車車主直接交易, 平臺只負責檢測與鑒定,不參與交易完成前的車況修理。交易之后車輛才參加平臺提供的一年質保。在這個過程中,從支付定金到最終完成過戶,該車輛繼續(xù)由原車 主照常使用。而交付完定金還要再進行二次檢測,如果檢測出問題,買方希望取消交易,那么買賣雙方需要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