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展會快訊
日內瓦車展 中國車企集體缺席 推遲入歐市場
文章來源: 添加人: 更新時間:2010-03-23
3月3日,世界五大車展之一的日內瓦車展如期開幕。在本屆車展上,除了華晨中華轎車由歐洲經銷商組織參展外,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城等我國其他自主品牌車企的身影難覓。記者采訪獲悉,在金融危機和歐盟技術標準提高雙重障礙下,中國車企已無限期推遲了進入歐洲市場的計劃。
中國車企集體缺席
記者走遍日內瓦車展的7個展館,發(fā)現只有華晨一家中國車企參加了本屆日內瓦車展,參展品牌是中華,展臺面積僅有100平方米左右。
“我覺得它們是因為節(jié)約開支才沒來。”華晨國際銷售公司歐洲首席代表劉宇對國內同行的缺席給出這樣的解釋。
劉宇所說的“它們”包括奇瑞、吉利、比亞迪、長豐和長城等自主品牌車企。劉宇進一步解釋說,其他國內車企不來,是因為它們并未在歐洲開展業(yè)務,因此沒必要增加這筆開支。而華晨之所以參展,主要是因為華晨目前在歐洲的幾個國家都有銷售,而且其歐化的車型設計也比較符合歐洲人的需求。“這次參展主要由歐洲經銷商負責運作,我們只是協助。”華晨國際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楊永敬稱。
劉宇關于“節(jié)約開支”的說法在比亞迪那里得到了印證。比亞迪曾經參加了去年的日內瓦車展,昨天,該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公司對日內瓦車展的效果和公司近期工作重點進行評估后,決定不參加今年的日內瓦車展,這將為公司省下一筆不菲的費用。
某汽車咨詢機構的一位分析師告訴記者,參加國際A級車展的費用至少為2000萬元,這還只是參展費用,其他費用還包括雇傭當地工作人員費用、差旅費用及展出期間的日常開支等。在金融危機持續(xù)深入的當下,壓縮成本是國內各大車企的主題。
歐盟技術壁壘升級
記者在車展上遇到華晨國際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楊永敬時,他正與歐洲經銷商交流華晨在歐洲銷售遇到的問題。楊永敬告訴記者,目前中國本土汽車企業(yè)在歐洲面臨的技術門檻“空前的高”。
“歐盟明年將實行歐5標準,也就是比目前的歐4標準提高一個檔次,而且到2014年還要推行歐6標準。另外,從2012年開始,所有在歐盟市場上市新車的二氧
化碳排放量必須由每公里159克降至每公里130克。這從客觀上構筑了一道技術壁壘,對于技術儲備不足的中國企業(yè)來說,這道壁壘更是不容易跨越。”楊永敬稱。
按照新標準,從2012年至2018年間,歐盟境內車輛的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若超標1克,將被罰款5歐元;超過2克和3克將分別被罰款15歐元和25歐元;超過4克以上的將被罰款95歐元,而且生產企業(yè)和經銷商也將被處罰。“去年下半年,華晨
才達到歐4標準,誰知道明年又要提高到歐5標準,研發(fā)新發(fā)動機可是需要大量時間和資金的。”楊永敬無奈地表示。
不僅如此,目前歐盟還要求想要出口到歐盟市場的外部企業(yè)獲得“小批量認證”,而不是此前容易得多的“單車認證”。記者了解到,目前華晨正在進行這一認證,但尚未獲批。
“要聽實話嗎——兩年內,中國車企別想進入歐盟市場。”楊永敬說。
“攘外”必先“安內”
在金融危機和技術壁壘面前,曾經雄心勃勃想“走出去”的自主品牌車企,正面臨“出海”乏力的窘境。
此前,奇瑞、吉利兩家老牌自主品牌車企均有“在2010年前銷售到歐洲”的計劃,比亞迪總裁王傳福也曾說過“2010年后打入北美和歐洲市場”。但記者了解到的最新信息顯示,目前奇瑞、吉利、長城、比亞迪和長豐都不約而同地推遲了進軍歐洲市場的計劃,而且沒有進入歐洲的明確時間表。
長豐一位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今年雖然金融危機影響加深,不過長豐的推廣預算卻調高了,“今年我們將參加4月的上海車展和11月的廣州車展,但不準備參加海外車展。”如他所言,今年1月的底特律車展上沒有長豐的身影,而去年,長豐與華晨、比亞迪一同參加了底特律車展。
在本屆日內瓦車展上,記者還在場館內巧遇了奇瑞董事長尹同躍。此次奇瑞為其意大利經銷商DR集團代工了一些車型,DR集團將這些車型懸掛“DR”LOGO參展,而沒有使用奇瑞的“CHERY”。記者問及此事,尹同躍沒有回答這一尷尬問題。
西南證券一位汽車行業(yè)分析師表示,目前自主品牌車企的主要任務絕不在海外,而是要先想辦法把國內市場份額保住,目前的重點是把汽車產業(yè)振興規(guī)劃這一利好政策用足。去年,奇瑞和華晨在國內市場份額均大幅下滑,吉利的表現也差強人意,但是在今年利好措施頻出的情況下,三家企業(yè)“已經沒有賣不好的理由了”。